专注于学生,专注于教育

打开未来,走向世界

  • 大学
  • 专业介绍
  • 工学院

工学院

工学院

新材料化学系, 融合能源工学系, 数据科学系, 人工智能软件学系, 数字安全学系, 土木工学系, 环境工学系, 造景学系, 建筑学系, 建筑工学系, 电子工学系, 系统半导体工学系, 控制电气学系

新材料化学系

应用化学专业以传统化学技术为基础,涉及应用化学领域和二次电池领域。应用化学学科在新材料开发,新物质合成,化合物分析等方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在低碳、环保新再生能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趋凸显的时代背景下,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通过以实验、实习为主的学士课程,有机、无机物质的合成与分析,电子化学及二次电池领域的素材、元件制造等合理的理论和实务教育,培养具备现场适应能力的未来型融合化学人。

融合能源工学系

能源融合工程专业培养能够在连接半导体、显示器产业的我国家21世纪新成长动力—‘太阳能电池’‘二次电池’和‘氢能’的新再生能源产业领域创新发展并领军的核心人才。它还具有将融合学科专业化,通过教育课程的国际化、专业化,培养国内最优秀的学科发展和技术人才的未来愿景。以实验实习为主的学士教育课程,通过太阳能电池及二次电池、氢能领域的材料、元件、系统等均衡的理论和实务教育,培养未来型工程师。

土木工学系

土木工程专业是为了更为环保地设计与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而研究技术的一门学科。其主要涉及领域包括桥梁、隧道、铁路及高速铁路、地铁、机场、核电站、港口、公路、大坝等人类社会需要的构筑物和水资源、上下水道、环境污染防止、净水处理、污水处理及废弃物处理、防灾和安全管理等。作为构成社会基础的重要学科领域,对国家竞争力和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具有在多个细分领域形成有机关联与整合发展的特征。

环境工学系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通过改善和维护周围生活环境及自然环境质量,进而保护人类的安全和健康免受工业发达和人口向城市集中造成的污染的一门学科。因此,本专业通过针对环境工学的系统理论及实验、实习、设计的统合教育,学习培养针对环境污染的诊断评价、处方、修复及预防以及开展资源活动的专业能力。

造景学系

作为聚焦国土环境及城市空间中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本专业的目的是培养能够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美学等多方面考虑,制定综合性、学制性空间规划的实务型人才。因此,针对未来社会生活环境和国土条件的变化,通过开发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专业理论学习和实习培训,将“培养具有技术能力和艺术感的园林城市规划专家”作为目标。

建筑学系

本专业为培养具备高竞争力和专业建筑水平的人才,注重创造性和实务教育。为强化学生的探究适应性和专业性,具备以‘Design(设计)、Build(构建·实践)& Sustain(维持·发展)Your Dream’为导向的建筑学教育认证项目为中心,开展技术知识与实务训练的系统的教育环境。此外,还将培养积极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未来型创新技术的未来技术融合专家、建筑及城市再生与生态环境共生的环保专家等有能力的专业人才。

建筑工学系

本专业为了培养高竞争力和未来指向的、创造性的建筑工程专业人才,着重进行创意性、实务性教育。本专业除学习作为建筑工程专业人才所需的基础教育和符合全球建设趋势的教育课程外,还通过将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及施工、建设管理、建筑环境和设备以及建筑设计等与建筑物的性能及生产相关的工程学的技术问题与以智能建筑技术为基础的未来技术结合,培养可系统解决问题的专门领域人才。

电子工学系

电子工程专业开设于1976年,培养出了众多优秀毕业生,为IT强国大韩民国的电子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专业通过严格的课程运营与针对毕业条件的强化,使毕业生具备足够的实力,稳定地在国内·外企业保持较高的就业率。此外,通过引入个性化指导教授制,进行学生管理与不同水准的理论教育与专业实务能力培养。

系统半导体工学系

半导体领域作为国家经济的中心和新一代成长动力的核心,被选定为忠清北道的新成长动力4大战略产业之一。随半导体产业变化而带来的尖端新技术的登场,在提高国家技术竞争力方面起到了核心作用。系统半导体工程专业以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综合教育为基础,教学生掌握实用的应用方法,通过与电气电子及通信领域等各种尖端技术的融合,引领尖端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发展,集中探索半导体工程及材料、半导体装备、半导体测定等,并通过与电气电子、材料工学等的关联,进行更为广泛领域的探索研究。